时间:
奥伯斯特多夫音乐之夏活动:2025年7月31日 - 2025年8月15日
大师班:2025年8月4日- 2025年8月13日
大师班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6月13日
我们又将迎来国际知名的音乐团体、独奏家、年轻的获奖者以及崭露头角的新生代音乐人才。他们将以一如既往的高水准艺术表现,带来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音乐会节目。本届音乐节将通过两场管弦乐音乐会、杰出的室内乐团体演出、爵士乐表演以及我们的大师班学员展示,充分展现其节目内容的多样性。
埃克哈德·菲舍尔
音乐节总监
大师班导师
钢琴 康拉德·埃尔瑟教授 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
小提琴 玛丽亚-伊丽莎白·洛特教授 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
大提琴 杨文信教授 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学院
长笛 加比·帕斯-范里特教授 萨尔州音乐与戏剧学院
单簧管 托马斯·林德霍斯特教授 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
竖琴 格德利芙·施拉马教授 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
声乐 卡罗琳·梅尔策教授 曼海姆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苏黎世大学
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
1. 护照首页扫描件
2. 学习的曲目单
3. 个人简历
4. 照片
正式学员将由导师选出
7月1日通知入选学生,7月11日前缴纳费用
费用
课程费用
器乐课:每人430欧元
室内乐课:每个组合430欧元
课程费用不包含食宿。
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将颁发3个赞助奖项,每个奖项金额为1500欧元。
导师介绍
康拉德·埃尔瑟教授简介
- 任职院校:吕贝克音乐学院
- 出生地:德国施瓦本格明德
钢琴家康拉德·埃尔瑟曾在斯图加特音乐学院师从保罗·巴克教授、安德烈亚斯·雅辛斯基教授和奥列格·迈森伯格教授,并且还在求学期间就获得了迈森伯格教授的助教任命。此外,他曾在日内瓦师从玛莎·阿格里齐,还参加了列夫·弗拉先科、约尔格·德慕斯和尼基塔·马加洛夫等大师举办的大师班。
康拉德·埃尔瑟在众多比赛中斩获了各类奖项与荣誉。1982年,他在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中荣获铜奖;1984年,成为波恩德国音乐比赛获奖者;1985年,他在埃皮纳勒国际钢琴比赛中斩获一等奖;1987年和1989年,他又分别获得博尔扎诺布索尼比赛以及多特蒙德国际舒伯特比赛的奖项。
作为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伙伴,康拉德·埃尔瑟的演出足迹遍布欧洲各国、南美洲、中国和日本。康拉德·埃尔瑟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钢琴家,还是一位满怀热忱的教育家和评委,在业内享有盛誉。他曾先后在斯图加特音乐学院和埃斯林根教会音乐学院任教,1992年,他应吕贝克音乐学院的邀请前往该校任教,并担任钢琴与室内乐教授,致力于培养新一代钢琴人才。
玛丽亚 - 伊丽莎白·洛特教授简介
- 任职院校: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
玛丽亚 - 伊丽莎白·洛特在国际上被视为她这一代最优秀的德国小提琴家之一。她在舞台上凭借对演奏的热爱、自然且强烈的情感表达以及无可挑剔的技巧,深深打动着观众。
玛丽亚 - 伊丽莎白·洛特13岁在美国首次登台演出后,便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举办独奏音乐会,与伦敦爱乐乐团、达拉斯交响乐团、海牙驻地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BBC曼彻斯特交响乐团等知名乐团合作演出。
除了独奏演出,玛丽亚-伊丽莎白·洛特还是一位热情的室内乐演奏家,经常受邀参加国际知名的室内乐音乐节。在其职业生涯中,玛丽亚-伊丽莎白·洛特荣获众多奖项,包括2014年的卡尔斯鲁厄文化奖学金和2013年的布鲁诺·弗雷奖。她还获得过赫尔弗里德·阿佩尔基金会的首届利希滕贝格音乐奖、巴登文化基金会的音乐促进奖以及欧洲文化基金会的“希望奖”。玛丽亚-伊丽莎白·洛特曾为欧洲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进行现场演出。1998年,玛丽亚-伊丽莎白·洛特赢得了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举办的比赛。
玛丽亚-伊丽莎白·洛特自4岁起便师从约瑟夫·里辛教授学习音乐。8岁时,她开始在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进行预科学习。完成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她于2015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独奏家考试。
自2017年4月起,玛丽亚-伊丽莎白·洛特担任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的教授。
杨文信教授简介
- 任职院校: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学院
“他在演奏技巧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音色美妙宏大,音准精准无误。他的乐句处理细腻动人,能以非凡的方式诠释作品中的哲学内涵。” 这是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对他的高度评价。
杨文信是在大提琴领域极具多元才华的艺术家,无论是作为室内乐演奏家还是独奏家都表现卓越。
1991年,杨文信在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自那以后,他成为欧洲和亚洲重要音乐舞台及音乐节的常客。
杨文信的演奏曲目极为广泛,其演奏作品已录制超过20张CD。除了演奏博凯里尼、海顿和德沃夏克等经典作品外,作为小众高难度大提琴音乐的倡导者,他还对弗朗索瓦·塞尔瓦斯、卡尔·达维多夫、阿尔弗雷多·皮亚蒂和尤利乌斯·克莱格尔的作品进行了首次录音。他与巴伐利亚电视台合作录制的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DVD
这位出生于伯尔尼、拥有中国台湾血统的音乐家,曾师从克劳德·斯塔克和沃尔夫冈·伯特彻。在担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手期间,他多次以独奏身份登台演出。2005年,他被任命为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学院教授。
加比·帕斯 - 范里特教授简介
- 任职院校:萨尔州音乐与戏剧学院
加比·帕斯 - 范里特出生于比利时埃森,8岁开始学习长笛。凭借在众多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她自幼便开启了独奏生涯,并斩获多项大奖,例如慕尼黑ARD大赛、阿伯丁、乌尔岑、马克特纽金根和巴黎等重要音乐比赛的奖项。其中,她在“乔治·齐夫拉”大赛中获得金奖,并有幸与大赛评委乔治·齐夫拉大师同台演出,这无疑是一项殊荣。
加比·帕斯 - 范里特曾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弗拉芒音乐学院接受音乐教育。得益于比利时政府的奖学金,年仅14岁的她便成为科隆音乐学院的少年大学生。在那里,她师从西德广播交响乐团首席长笛手施韦格勒教授,并于1979年以优异成绩获得独奏家文凭。
随后,在瑞士政府的资助下,她前往巴塞尔师从彼得-卢卡斯·格拉夫继续深造,并于1982年再次以优异成绩毕业。
1978年至1983年期间,加比·帕斯 - 范里特担任欧洲共同体乐团首席长笛手,该乐团由卡拉扬、巴伦博伊姆、阿巴多等指挥大师执棒。自1983年起,她成为西南广播电台斯图加特交响乐团的首席长笛手。
加比·帕斯-范里特是众多知名音乐节的常客,如卡萨尔斯音乐节、蒂博尔·瓦尔加音乐节、柏林艺术周、萨尔茨堡音乐节以及佛兰德斯音乐节等。她是拜罗伊特音乐节管弦乐团的成员,同时担任萨尔州音乐与戏剧学院的长笛教授,并在安特卫普担任客座教授。
自1984年起,她在比利时、法国和德国等地举办长笛课程。此外,加比·帕斯-范里特还是多个国际长笛比赛的评委。
加比·帕斯 - 范里特在欧洲、美国、日本和中东等地开展国际独奏活动,其演奏曲目涵盖了长笛的全部音乐会作品。她还因首演现代作品(部分作品为她而作,如拉亨曼的作品)以及重新发掘浪漫主义时期的长笛协奏曲(如韦尔普特、贝诺瓦的作品)而声名远扬。
大量的CD作品见证了她的卓越技艺。其中包括与利诺斯竖琴五重奏合作录制的福雷、若利韦、克拉和图尔尼耶的作品;与钢琴家保罗·古尔达合作的普朗克、米约和皮亚佐拉的作品;与彼得 - 卢卡斯·格拉夫(长笛)和布鲁诺·卡尼诺(钢琴)合作的巴赫和库劳的作品;与竖琴手蕾妮·山幡塔合作的录音;以及与冈特·特费尔和泽维尔·德迈斯特共同录制的《法国三重奏》CD等,这里仅列举部分作品。
托马斯·林德霍斯特教授简介
- 任职院校: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
托马斯·林德霍斯特出生于哈默尔恩。他在15岁时,凭借在青少年音乐比赛中获奖,获得了在代特莫尔德西北德音乐学院的著名单簧管班学习的机会,师从格哈德·阿尔伯特教授和约斯特·米夏埃尔斯教授。之后,他跟随汉斯 - 迪特里希·克劳斯教授完成了包含音乐会考试的学习课程。
除了长期作为威斯特法伦新爱乐乐团的独奏管乐器演奏家参与音乐会和歌剧演出外,对室内乐的热爱始终塑造着他的音乐生涯。作为“代特莫尔德大合奏团”的创始成员,以及在其他多种乐器组合形式中,无论是与钢琴合作,还是作为弦乐四重奏中的“首席”,他都积极参与演出并举办大师班。他的足迹遍布美国、比利时、法国、俄罗斯、芬兰、意大利、爱沙尼亚、澳大利亚、中国和日本等地,还登上了德国各大重要广播电台的舞台。
自2007年4月起,托马斯·林德霍斯特教授接手了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最负盛名的德国单簧管班级之一。
格德利芙·施拉马教授简介
- 任职院校: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
荷兰竖琴家格德利芙·施拉马20岁时毕业于海牙皇家音乐学院。她是荷兰表演艺术基金的奖学金获得者,此外,1996年她还荣获荷兰音乐奖。这两项荣誉使她得以在里昂跟随著名的法国竖琴家热尔曼·洛伦齐尼进行私人学习。
格德利芙·施拉马成长为了一位极为多才多艺且适应能力极强的艺术家,她熟练掌握自己乐器的全部曲目以及各种风格的音乐。她在舞台表演、教学以及创新音乐项目发起等多个方面都十分活跃。2008年,她与多位导演、演员和设计师合作,呈现了英印作曲家帕拉姆·维尔创作的室内歌剧《黑羽升腾》。2012年,在荷兰艺术节期间,由她参与演出的米夏·哈梅尔为十一位音乐家和一位演员创作安魂曲进行了首演。
施拉马的演奏清晰精准、完美无瑕,赢得了观众和专业媒体的一致认可与赞誉。她曾与众多知名指挥家和乐团合作。1994年至2019年,作为阿斯科|勋伯格乐团的竖琴手,她演奏了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所有适合乐团演奏的竖琴曲目。格德利芙·施拉马积极委托创作了许多竖琴新作品并进行首演。她热衷于室内乐演奏,在奥兰多音乐节、代尔夫特室内乐音乐节以及蒙德塞音乐日等活动中,参与了多种不同编制的演出。她的唱片作品颇丰,其中包括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作品以及安东尼奥·索勒的作品。2014年,她与管风琴演奏家托马什·亚当·诺瓦克合作发行了一张管风琴与竖琴作品专辑(由Musicom唱片公司发行)。她最近的一张专辑于2020年与徐沛珺合作发行(由汉斯勒古典唱片公司hänssler classic发行)。
2001年,格德利芙·施拉马受聘为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竖琴教授。在这里,她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新一代的竖琴演奏者。在代特莫尔德,除了艺术教学工作外,她还承担了一些行政事务:2016年至2020年,她担任学校中央平等事务专员。自20/21年冬季学期起,格德利芙·施拉马担任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艺术事务副校长。
除此之外,她还经常受邀参加国际大师班和暑期课程。
卡罗琳·梅尔策教授简介
- 任职院校:曼海姆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苏黎世大学
卡罗琳·梅尔策拥有“清澈、宏亮如阳光般的抒情女高音”(《法兰克福汇报》,埃莱奥诺雷·布宁评),其演唱曲目丰富多样,涵盖了从抒情到青年戏剧女高音的经典角色、轻歌剧中的女主角,再到为她量身定制的新作品。她曾师从鲁道夫·皮尔奈和维拉·舍尔学习声乐,随乌尔里希·艾森洛尔和欧文·盖奇学习艺术歌曲演唱。
2007年,这位富有表现力的歌手首次签约柏林喜歌剧院,在那里她成功塑造了众多角色,如《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伯爵夫人、《女人心》中的菲奥尔迪利吉、《图兰朵》中的咪咪、《霍夫曼的故事》中的朱丽叶塔、《黑桃皇后》中的丽莎、《微笑王国》中的丽莎、《费德里奥》初版中的莱奥诺拉,以及在汉斯·纽恩费尔斯备受瞩目的新制作中出演阿里贝特·赖曼《李尔王》中的考狄利娅。2010年至2017年,她是维也纳人民歌剧院的固定成员。除了固定演出,她还作为柏林国家歌剧院的首位女士、在芬兰萨翁林纳音乐节和东京饰演《风流寡妇》,在新维也纳歌剧院和布达佩斯音乐厅演唱彼得·埃特沃什《美国天使》中的安吉尔,以及在卡塞尔国家剧院首演费利克斯·洛伊施纳《数重黑暗来袭》时饰演武装人员。2022年,她与慕尼黑室内乐团合作,演绎了勋伯格和齐默尔曼的作品。在2021年鲁尔三年展上成功首演迈克尔·韦尔特米勒的《D • I • E》后,她于2022年携《我在重重阴影下》重返该剧。之后,她在弗莱堡进行了《自由射手》中的阿加特、《沃采克》中的玛丽以及《水仙女》中的异国公主的首次登台演出。
2024/25演出季,她将在斯图加特国家歌剧院进行剧院首秀,出演弗洛里娜·霍尔辛格根据欣德米特《圣苏珊娜》改编的作品《圣徒》。在室内乐领域,人们可以在克罗恩贝格音乐节和戈尔韦欣赏到她的表演。她对当代音乐有着特别的热情,与阿里贝特·赖曼合作密切,赖曼为她谱写了艺术歌曲套曲(里尔克片段)以及《斯特拉》(歌德作品)中的场景;此外,她还与曼弗雷德·特罗扬合作(创作了茨维塔耶娃和尼采歌曲),并在汉堡易北爱乐厅首演茨维塔耶娃歌曲以及诺萨克歌曲时与沃尔夫冈·里姆相遇。她还首演了恩诺·波普、埃马努埃莱·卡萨莱、肖恩·多尔蒂、迪尔德丽·格里宾、斯特凡·赫克、伯恩哈德·朗、尤里·赖因韦雷、弗拉基米尔·塔尔诺波尔斯基、斯特芬·施莱尔马赫和凯特·惠特利的作品,并经常与钢琴家阿克塞尔·鲍尼、当代合奏团、现代合奏团、维也纳声音论坛乐团以及音乐工厂合奏团合作。
她还积极投身于乔治·库塔格声乐作品的研究与演绎。除了与小提琴家努丽特·斯塔克合作演出《卡夫卡片段》-2015年该作品唱片由BIS唱片公司发行,并荣获德国唱片评论奖-她还多次演唱库塔格的室内声乐作品。
在艺术歌曲和音乐会演唱方面,卡罗琳·梅尔策曾在东京三得利音乐厅、柏林爱乐厅、柏林音乐厅、维也纳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统营音乐厅、格拉芬埃格音乐厅、安特卫普德西恩格艺术中心、巴黎音乐城、科隆爱乐厅、苏黎世音乐厅、多特蒙德音乐厅、鹿特丹德多伦音乐厅、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伯明翰市政厅以及斯图加特音乐厅等知名场馆登台演出。2022年4月,她完成了罗伯特·舒曼艺术歌曲全集的录制,该专辑分两张CD发行。
目前,卡罗琳·梅尔策在曼海姆和苏黎世的高校教授声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