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日期:2026年5月6-10日
报名截止日期:2026年2月9日
33年来,坎图国际钢琴与乐团比赛一直是古典音乐界的中流砥柱,是梦想成真、艺术升华的舞台。如今,这项标志性赛事迎来第34届,继续重新定义对钢琴家的支持,为参赛者带来超越寻常的非凡体验。
一次独特的机会……每一轮都与乐团同台演奏
真正让坎图国际钢琴与乐团比赛与众不同的是,它为每一位参赛者提供了一次极为难得的机会:在比赛的每一阶段,都能与完整的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从初赛到决赛,钢琴家们都将沉浸在协奏曲形式中那种丰富而富有协作性的演奏体验之中。这种独特的赛制不仅挑战参赛者掌握音乐对话的艺术,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登上世界职业舞台做好充分准备。
个性化成长……来自评委的直接反馈
这项比赛的意义远不止于评判,它更是一场促进成长的旅程。在每一轮演奏结束后,参赛者都将获得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与评委们进行一对一交流。这些交流环节不仅让选手们得以反思自己的演奏,发现有待提升之处,更能从古典音乐界最受尊敬的专业人士那里获得宝贵的指导与意见。
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导师式的引导,一段艺术成长的历程。
成就卓越的工具……每位参赛者都拥有一架专属钢琴
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关键,而本次比赛为选手们提供了理想的备战环境。每位参赛者都可以使用一架专属钢琴进行日常练习,确保他们拥有精进演奏所需的工具与空间。这一贴心的安排,彰显了比赛致力于为所有参与者打造一个公平、支持与激励并存的平台的承诺。
年龄要求
面向所有出生于1990年12月31日之后的钢琴家开放。
选手在比赛前两年(即2025至2026年期间)不得与任何评委存在持续的教学关系。组委会保留要求选手就此提供宣誓声明书,即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声明的权利。
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
1.护照首页扫描件
2.一张照片
3.报名费40欧元
4.初选视频
初选视频要求
必须是参赛所选协奏曲第一乐章。对于以下指定协奏曲,则需提交全曲演奏录像:
• 弗朗茨·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 弗朗茨·李斯特:《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 弗朗茨·李斯特:《死之舞》(Totentanz)
• 乔治·格什温:《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
•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品43
演奏形式:
演奏必须由钢琴伴奏(双钢琴)或乐团伴奏完成。若提交的演奏录像取自公开音乐会中的乐团伴奏演出,必须提交相关信息(玛麦哲道指导)。
录制规格
视频的录制日期不得早于2024年1月1日。
视频必须为完整、不间断、未经剪辑的。
视频画质至少为1080p高清(Full HD)。
必须清晰拍摄到钢琴家的面部与双手。
入围通知
进入半决赛的选手名单将于2026年3月10日之前公布。评委团将从所有申请者中选出A组至少9位选手,以及B组至少9位选手。
参赛费用
入围半决赛的选手必须支付不可退还的参赛费200欧元。未缴纳参赛费用者,将被取消半决赛参赛资格。评委团的决议为最终决定,不可申诉。
比赛规则
1.协奏曲必须背谱演奏。
2.在半决赛中,参赛者需演奏所选协奏曲的第二和第三乐章。
3.进入决赛的选手需演奏整首协奏曲。
4.获奖者将免费参加比赛组织的颁奖音乐会演出。如拒绝演出,将视为自动放弃奖项。
5.所有参赛者在报名时,即通过签署相关授权文件,同意比赛主办方在所有宣传与纪实活动中使用其演奏的影像、音频及视频资料。
6.所有参赛者必须出席2026年5月10日的颁奖典礼,以参与可能颁发的特别奖项评选。缺席者将视为自动放弃特别奖项,该奖项可能会重新分配给其他选手。
7.住宿安排:所有晋级半决赛的选手将在比赛期间获得免费住宿,住宿由主办方统一安排,入住当地经筛选的寄宿家庭。
曲目要求
组别划分
参赛者必须从以下曲目列表中选择一首协奏曲,并指明所报组别:
A组(古典时期)
• 巴赫(J.S. Bach):BWV 1052、1053、1054、1055、1056、1057、1058
• 莫扎特(W.A. Mozart):K 271、413、414、415、453、466、467、482、488、491、503、537、595
• 贝多芬(L. van Beethoven):所有钢琴协奏曲
• 海顿(J. Haydn):D大调协奏曲,Hob. XVIII/11
注意: 对于莫扎特的协奏曲,参赛者必须注明拟演奏的华彩乐段(cadenzas)。如果华彩乐段为参赛者本人原创且尚未发表的作品,则必须附上乐谱。
B组(浪漫及20世纪)
• 肖邦(F. Chopin):第1号,作品11;第2号,作品21
• 罗伯特·舒曼(R. Schumann):作品54
• 李斯特(F. Liszt):第1号、第2号、以及《死之舞》(Totentanz)
• 门德尔松(F. Mendelssohn):第1号,作品25
• 勃拉姆斯(J. Brahms):第1号,作品15;第2号,作品83
• 柴可夫斯基(P. I. Tchaikovsky):第1号,作品23
• 格里格(E. Grieg):作品16
• 拉威尔(M. Ravel):G大调协奏曲
• 拉赫玛尼诺夫(S. Rachmaninoff):第1号,作品1;第2号,作品18;第3号,作品30;以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品43
• 乔治·格什温(G. Gershwin):F大调协奏曲、《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
• 普罗科菲耶夫(S. Prokofiev):第1号,作品10;第2号,作品16;第3号,作品26
• 肖斯塔科维奇(D. Shostakovich):第2号,作品102
• 圣-桑(C. Saint-Saëns):第2号、第5号
同时申请多个组别
允许同时申请A组和B组,但需分别支付每个组别的报名费与参赛费。
奖项设置
A组(古典时期):
第一名:5,000 欧元
第二名:2,500 欧元
第三名:1,500 欧元
B组(浪漫及20世纪作品):
第一名:5,000 欧元
第二名:2,500 欧元
第三名:1,500 欧元
奖项分配原则
• 评委会有权宣布并列获奖,并将相应奖金平均分配给并列者。
• 若无参赛者达到比赛所要求的艺术水准,评委会保留不颁发一个或多个奖项的权利。
特别奖项
此外,比赛还计划设立若干特别奖项(包括奖学金、由合作机构与赞助商提供的奖项、音乐会演出机会等),并将颁发给表现最为突出的参赛者。
颁奖典礼
所有奖项将于2026年5月10日晚举行的最终颁奖典礼上颁发。
合作乐团-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乐团
成立于2011年的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乐团,迅速成为意大利音乐界的重要力量,与国内最重要的音乐季、音乐节及音乐机构建立了广泛合作。
乐团成员均是从意大利最具潜力的年轻音乐家中选拔而来,他们拥有与欧洲主要交响乐团合作的丰富经验(包括伦敦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鹿特丹爱乐乐团、意大利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圣切契利亚国立音乐学院管弦乐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威尼斯凤凰剧院管弦乐团、那不勒斯圣卡洛剧院管弦乐团,以及巴里佩特鲁泽利剧院管弦乐团等)。他们因共同怀揣创建一支年轻而富有创新精神的乐团这一愿景而汇聚在一起。
迄今为止,维瓦尔第乐团已在意大利各大重要音乐厅和剧院举办了超过250场交响音乐会,演出场地包括米兰音乐学院威尔第厅、威尼斯圣罗科大教堂学校、曼托瓦的比比恩纳剧院、科莫社会剧院、维琴察市政剧院,以及维罗纳的费拉莫尼卡剧院。2014年,乐团首次赴西班牙巡演,门票全部售罄,标志着其在欧洲舞台上的正式亮相。此后,乐团还陆续在瑞士和卢森堡进行国际演出。2019年12月,乐团在中国进行了为期六场的巡演。
2015年,在成立仅四年后,维瓦尔第乐团便成为米兰“音乐之夜”音乐季的驻厅乐团,从而在一系列与世界顶级艺术家同台演出的重要项目中占据了核心位置。
同样在2015年,在经过大规模修复后,乐团在松德里奥社会剧院以一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演出为其重生揭幕,获得了观众与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从2016/2017乐季起,乐团正式成为该剧院的常驻乐团。
维瓦尔第乐团的曲目涵盖了当代音乐,长期与意大利国内多位重要作曲家保持合作,如西尔维娅·科拉桑蒂、法比奥·瓦基、乔治·巴蒂斯泰利、皮耶焦尔吉奥·拉蒂和安德烈亚·波尔特拉等。
乐团还与多位国际知名指挥家和独奏家有过精彩合作。
乐团的艺术领导团队由年轻的音乐总监洛伦佐·帕瑟里尼和制作总监欧内斯托·科隆博组成。维瓦尔第乐团的活动得到了意大利文化部、伦巴第大区政府以及地方当局的资助与支持。